夜讀:又是為古人審美感嘆的一天!
千年可以一瞬,一瞬可以千年。希望每一次對古物的神馳,對歷史的追溯,都能在你我心中發(fā)酵出生于華夏的自豪與驕傲。
點擊音頻收聽《又是為古人審美感嘆的一天!》
01
父親可以多寵女兒?
這件古代嫁妝堪稱天花板
在商周時期
青銅器是王室貴族身份的象征
往往帶給人一種冰冷、肅穆的感覺
但晉公盤卻很溫馨
它是2600年前晉文公
給宗室長女孟姬準備的嫁妝
盤上飾有鳥、龜、魚、蛙等多種動物
最有趣的是
19個圓雕動物均可360度旋轉(zhuǎn)
當盛水時
盤中的小動物們就會被賦予“生命”
若隱若現(xiàn)的游魚
嬉戲追逐的青蛙
仿佛定格了晉文公陪伴愛女
在池塘邊嬉戲的童年美好瞬間
02
高級得難以形容的色彩
原來是“秘色”
“秘色”一詞最早見于
唐代詩人陸龜蒙的詩《秘色越器》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詩中描繪了秘色瓷的青瑩之美
但這依然無法讓今人確曉何為“秘色”
直到20世紀50年代
一只溫潤如玉、造型別致的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在江蘇蘇州虎丘塔被發(fā)現(xiàn)
世人第一次見識到
什么是真正的、典型的秘色瓷
整件蓮花碗器形敦厚端莊,線條流暢
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渾然天成
“類玉”“似冰”
秘色之美擔得起所有贊美之詞
瓷本是土,源于山峰
而今它成了山峰本身
03
古人敲的“架子鼓”
有治愈強迫癥的美
什么是中式對稱美學?
一起來認識戰(zhàn)國時期的虎座鳥架鼓
兩對虎座和一對鳳鳥
兩兩相背,相互對稱
寓意成雙成對,和諧美滿
虎和鳳身上的透雕紋飾
有條不紊,對稱和諧
堪稱“細節(jié)控”福利
鳳和虎
雕塑曲線自然優(yōu)美
虎嘯莊重宏大
鳳鳴美妙悠遠
鼓起之時
仿佛聽到虎與鳳合鳴
可謂聽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04
絕美預警!
這幅緙絲畫,你得貼近了看
宋代,有一個叫朱克柔的藝匠
她把初夏的江南
“緙”(kè)進了畫里
(緙絲又稱作“刻絲”,是一種織造工藝)
定格成了千金不換的傳世名作
《緙絲蓮塘乳鴨圖》
畫面中的水禽、山石、花卉
均為實景寫生,等比例緙織
定睛細看時
可以發(fā)現(xiàn)紋路在光線下
呈現(xiàn)著雕琢鏤刻的立體美感
這便是“通經(jīng)斷緯”的“緙絲”織造
2009年
緙絲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
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05
潮流單品——“金蟬玉葉”
“鏘洋鳴玉珮,灼爍耀金蟬”
古人最愛“金玉同框”
一支“金蟬玉葉”的明代發(fā)髻便是說明
它的制作技術(shù)十分復雜
形神畢肖、金光閃耀的蟬
棲憩在玉葉上
蟬翼厚度僅為0.2毫米
可以說是真“薄如蟬翼”
玉葉同樣細薄,呈凹弧狀
由新疆和田羊脂白玉做成
厚度也僅有2毫米
古人常用“金枝玉葉”形容美好的女性
而蟬也叫“知了”,“知”與“枝”同音
所以后人猜測金蟬玉葉
有“金枝玉葉”的美好寓意
06
“天下第一劍”
劍主人你一定知道
越王勾踐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出土那一刻
仍然劍氣如虹、寒光閃閃
穿越兩千多年
依舊削鐵如泥、毫無生銹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
千古流傳,家喻戶曉
我們都曾在課本中學習過
這把越王勾踐劍
就像是它的主人
蟄伏、出鞘、屠龍
一朝藏鋒芒
一朝成帝業(yè)
07
沉睡三千年的“神樹”
一醒驚天下
相信許多人都曾被
三星堆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Ⅰ號大型銅神樹驚艷過
3000年前,古蜀國的能工巧匠
分別鑄造了樹干、樹枝、鳥、果實……
又將各個零部件焊接為一體
最終得到這棵絕美的“神樹”
時光染黃了自然的樹葉
卻染綠了人造的樹枝
大地說要觸摸天空
于是有了古人匠心獨運的杰作
08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方寸之間濃縮的佑護
20世紀中國考古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
是一件色彩絢麗的織錦護臂
紋樣間8個篆體漢字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躍然而出
織錦文字里的“五星”
指的是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
“東方”指我國古代星占術(shù)中
特定的天穹位置
“中國”泛指當時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區(qū)
織錦透射了古人的智慧和信仰
織文蘊含著對“中國”的佑護
方寸之間
濃縮的是歷史,綻放的是文明
09
春光美,一起出游吧,姐妹!
沒有桃紅柳綠
為何盡顯春意盎然?
不妨從《虢國夫人游春圖》中尋找答案
直到今天
這幅技藝精湛的千年畫作
也是學習工筆畫的必修課
有人回眸顧盼、有人策馬而行
八騎九人盛裝出游的
融融春景躍然紙上
雖無香花草木、鶯歌燕舞
仍把春風得意詮釋得淋漓盡致
看畫人又怎能不興起
出門走走、游春賞玩的好興致?。ㄎ?央視新聞)
溫宿縣融媒體中心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