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新疆 | 春到伊犁那拉提
品讀新疆
靜靜地站在大草原上
人生疲憊和功名利祿頓消云外
青翠草原滌蕩著凡塵的靈魂
讓人留戀這一刻當(dāng)下所獲得的寧靜和純粹
點擊音頻收聽《春到伊犁那拉提》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們說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為那里有美麗的那拉提,還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釀出你要的甜蜜……”火遍全國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也帶火了歌曲中的伊犁那拉提,讓我做夢都想前往一探芳容。
那拉提是我國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旅游的龍頭景區(qū),享有“空中草原”美譽,名震海內(nèi)外。相傳成吉思汗西征時,其中一支蒙古軍隊翻越西天山向伊犁進發(fā),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fēng)雪彌漫,饑餓和寒冷讓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后,將士們忽然眼前一亮,只見大片草原上繁花似錦、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此時云開日出,人們高喊“那拉提,那拉提”,漢語意為“有太陽的地方”。
趕上春季踏青的好時節(jié),那拉提成為我的首選地,因為我想去那個美麗傳說中“有太陽的地方”看一看。邀上好友一起乘飛機直達伊寧機場,在伊犁生活的大學(xué)同窗阿蘇早已在機場等候我們。入住伊犁賓館短暫休息后,阿蘇便開車帶我們游覽伊寧市。美麗的伊寧市高樓林立、錯落有致,寬敞的道路上車來人往,大街小巷干凈整潔,店鋪琳瑯,商業(yè)繁華。
漫步在喀贊其民俗旅游區(qū),耳邊傳來動聽的新疆音樂,和著商人的叫賣聲,充滿煙火氣。蘋果、香梨、巴旦木、杏干等整齊堆放在攤前;熱騰騰的清燉羊肉、胡辣羊蹄、抓飯、奶茶和烤爐上金黃的烤羊肉串,還有那仁、拌面、烤馕……透過清新的空氣,濃濃的果香、奶香和肉香引得人饞蟲大動,什么都想嘗一嘗。
第二天清晨,阿蘇帶我們驅(qū)車向魂牽夢縈的那拉提進發(fā)。
車在從伊寧市去新源縣方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越過鞏乃斯河后便進入那拉提了。車窗外楊柳夾岸,溪流縱橫,鞏乃斯河閃爍著萬道金光,婆娑若錦緞、似夢似幻。徜徉在滿目萬頃綠海之中,讓人歡呼和驚嘆。
車入西天山風(fēng)景區(qū),滿目林海草甸,翠綠如毯。一邊是綠油油沃野農(nóng)田,谷麥、豆類、油菜、花生、葵花、甜菜等作物碧波萬頃;另一邊是那拉提崇山峻嶺,勢如天然屏障。天山群峰巍峨,林草植被茂密,自河谷至峰頂長滿了翠綠的松樹,誰也不與高峰爭雄,誰也不與春色爭艷。郁郁蔥蔥的雪松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綠色紗障,層層疊疊、深深淺淺、高高低低、明明暗暗,那交織繁復(fù)又變化多端的綠,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繪出來。
走近山中溪水,宛若一條玉帶,順勢而下,曲折迂回,在亂石中撞擊出雪白浪花,耀眼奪目、激蕩心扉。灌木青草參差其間,呈現(xiàn)雄渾原始的樣貌。一座橋飛跨山溪,正驚異時,眨眼間車已越橋而過,沒入綠樹花海之間。
如果說那拉提峻嶺是綠的世界,那么這里的杏花谷便是花的海洋。谷地滿坡杏花爭艷斗芳,綻放出少女般的羞澀之美,那鋪天蓋地的浪漫,令人怦然心動,帶給人的不僅僅是一場視覺沖擊,簡直追魂攝魄。觀賞了那拉提的杏花之后,再看其他地方的杏花,一定會生出“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感覺。
杏花含苞待放,朵朵嬌柔粉黛。次第開放的杏花,色彩由濃漸漸轉(zhuǎn)淡,有的令群山遍野雪白,有的在谷澗泉邊綴滿嫣紅。燦爛盛開的杏花,嬌姿艷態(tài),猶如春風(fēng)拂動千點萬片胭脂,徐徐花香撲面而來,似在向我們證明,那拉提為什么被稱作“塞外江南”。
漫步杏花谷,花開成海、燦若云霞,仿佛走進一座億萬花朵鋪成的隧道。百余里山坡成了花海仙境,蜂蝶飛舞、掩映花間。牧人騎馬,羊臥溪邊,狗吠氈房前,牛羊嗅著花香吃草。空氣中泥土的清香與花香,使人禁不住貪婪地深呼吸。不遠處白色的氈房星羅棋布,牧歌聲聲、炊煙裊裊,如詩如畫。
春天的伊犁河谷地帶,總會帶著一絲料峭寒意,西天山上的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那拉提的山谷已被風(fēng)吹軟,到處春意盎然、步步暗香襲人、時時美意盈懷。雪山之下,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杏花開。置身杏花谷,沐浴暖陽,花團錦簇,香氣馥郁,整個心都會被融化。
每到春天,那拉提杏花谷因在鞏乃斯河畔,加上有來自天山充沛的冰川融水滋潤,幾百年來,上萬畝野生杏花樹燦然生長開放,生生不息。這里不僅是天然優(yōu)質(zhì)牧場,青草野花遍地,也是蜂農(nóng)養(yǎng)蜂釀蜜的首選之地,吸引著疆內(nèi)外大批蜂農(nóng)們在此安家駐留,這里盛產(chǎn)的“黑蜂蜜”藥食價值極高,蜂產(chǎn)品馳名中外。
靜靜地站在大草原上,人生疲憊和功名利祿頓消云外,青翠草原滌蕩著凡塵的靈魂,讓人留戀這一刻當(dāng)下所獲得的寧靜和純粹。
夕陽西下,太陽緩緩落在身后,無聲地墜落于大山之外,灑下一條條柔和的光線。等到余輝散盡,我們坐在大草原上小憩。喧囂退去,沒有一點雜音。沒有牛羊的影子,沒有馬鞭的揮動,只有遠處雪山的閃亮,和牛糞燃起的炊煙,我們決定在此過夜,體驗一下那拉提草原上的春夜。
我們住進一家牧家樂的氈房里,我們和阿蘇一起大塊吃著熏馬肉、大盤雞,大碗喝著馬奶酒、奶茶。大家酒足飯飽后來到氈房外,皎潔月光下,寂靜的草原上傳來《那拉提的養(yǎng)蜂女》的悠揚歌聲,“空蕩的氈房,再聽不到你撥的琴弦,杏花谷的花,采不出你給的香甜,漂泊的路你曾是我以為的終點”。
歌聲回蕩在遼闊夜空,為我的那拉提之旅留下更綿長的記憶?!?/span>
作者/圖片:宋伯航
新疆文化藝術(shù)研究會朗誦藝術(shù)學(xu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