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遠的一家人① | “這日子過得比蜜還甜”
編者按:
民族要復興,鄉(xiāng)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óng)村。
即日起,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推出《最遠的一家人》系列報道,選取吐魯番市一區(qū)兩縣最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最偏遠的村、最偏遠的一家人,見證他們悄悄被改變了的、不為人所知的、動人的故事。他們的幸福笑臉是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初心與歸宿,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遠的一家人,總是系著最深的牽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火洲大地正涌動著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澎湃浪潮。
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張明先 木塔力甫
深秋的吐魯番,空氣中多了幾分涼意。10月16日,記者乘車前往托克遜縣庫米什鎮(zhèn),經(jīng)過以“彎多、路陡、坡長、溝深”著稱的甘溝,全程約70公里的山路上有8處高危路段、240多個彎道,坡度落差達1700米,道路兩旁不是高山就是溝壑,實屬險要難行。
庫米什鎮(zhèn)為三面環(huán)山的山間小盆地,位于托克遜縣西南部,距縣城100多公里,與巴州的和碩縣、和靜縣等地接壤。而此次的采訪目的地英博斯坦村,就位于該鎮(zhèn)東南部16公里的戈壁深處。
“英博斯坦”是維吾爾語音譯詞,意為“新的綠洲”。而英博斯坦村在當?shù)赜袀€更響亮的名字——黑戈壁,村里的棉田也被稱為一戈壁、二戈壁、三戈壁。
臨近中午,記者到達村民阿不來提?艾合買提的家,看到路邊整齊排列的棉田一直延伸向遠處,如同鋪在大地上的綠色地毯。
英博斯坦村成片的棉田。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加帕爾 攝
“這成片的棉田承載著棉農(nóng)的希望,目前我們種棉花全程實現(xiàn)了機械化。阿不來提在村里很熱心,干活也踏實,種地更是一把好手,這幾年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庇⒉┧固勾妩h支部副書記鄧琛說。
阿不來提今年39歲,他從15歲起就跟著父親種植棉花,如今已與棉花打了24年交道。他指著房前屋后的大片棉花地,對記者說:“今年我種了800多畝棉花,長得都很好,過段時間就可以采收了,一畝地預計能產(chǎn)500多公斤?!?/span>
看著長勢良好的棉花,阿不來提·艾合買提笑容滿面。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加帕爾 攝
回憶起20多年前,阿不來提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當時一家人僅有的生產(chǎn)工具便是一臺破舊的拖拉機和一匹馬,居住在四間破舊的土坯房里。村里全是戈壁荒灘,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年,隨著規(guī)?;a(chǎn)、標準化經(jīng)營、機械化智能化裝備的運用,村里的棉花生產(chǎn)不斷邁上新臺階,棉農(nóng)的腰包鼓起來了,家家過上了小康生活,人人笑逐顏開。
阿不來提·艾合買提和妻子米合熱依·買買提查看棉花長勢。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加帕爾 攝
“現(xiàn)在種棉花全程實現(xiàn)了機械化,甚至連植保也能用無人機了?!?span style="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em; 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9px;">阿不來提坦言道,他從未感覺種地原來可以如此“輕松”。
伴隨著這份“輕松感”而來的,是棉農(nóng)們越來越鼓的腰包。
米合熱依·買買提在房前的小菜園里摘菜。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加帕爾 攝
阿不來提告訴記者,棉花種植全程實現(xiàn)機械化后,他開始一邊種地一邊從事機械化作業(yè)掙錢。這些年,依靠黨的惠民政策,他家購置了鏟車、挖掘機、大貨車以及兩臺大馬力拖拉機和各類農(nóng)用器具,總價值超百萬元。平時,只要種植戶有大型機械的作業(yè)需求,都會找阿不來提幫忙,而他也會及時安排人員和機械上門為種植戶提供周到的服務。
“種地收入一年50多萬元,加上機械化作業(yè)收入15萬多元,年純收入基本保持在70萬元左右?!?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9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em;">說起家中的收入,阿不來提一臉的喜悅。
阿不來提?艾合買提在檢查鏟車車況。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加帕爾 攝
這些年,阿不來提一家人不僅賺到了錢,在村里蓋起了120平方米的新房和150平方米的庫房,還在托克遜縣城買了125平方米的樓房和轎車,兩個孩子也在縣城接受優(yōu)質(zhì)教育。
農(nóng)閑時,阿不來提就開車帶著一家人去旅游,日子過得既幸福又愜意。
“過去,我們想都不敢想象自己會過上這樣舒坦、幸福的日子,現(xiàn)在,我們的日子過得比蜜還甜?!卑⒉粊硖衢_心地說。
鄧琛告訴記者,以前村里的基礎設施較為落后,通村公路都是土路,也沒有路燈,群眾出行不方便。對此,英博斯坦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修建了22公里的柏油路,安裝了387盞路燈,方便群眾出行。
英博斯坦村的柏油路。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 加帕爾 攝
“我們還修建了一個防洪堤,平整了21公里的土路,鋪設了從鎮(zhèn)上到村里的自來水管網(wǎng),設立了2個取水點,方便村民和種植戶用水。”鄧琛說。
如今,這個地理位置偏遠的小村莊,經(jīng)過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經(jīng)從一片荒無人煙的黑戈壁變成了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樂園,成為我市的棉花主產(chǎn)區(qū),實現(xiàn)了豐產(chǎn)增收。
“近年來,庫米什鎮(zhèn)始終聚焦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戰(zhàn)略,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在補齊鄉(xiāng)村建設短板弱項、促就業(yè)穩(wěn)增收、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持續(xù)用力,保證把大事辦好,小事辦實,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睅烀资叉?zhèn)黨委書記張舒說。
新希望播種在廣袤田間,新生活孕育在美麗鄉(xiāng)村。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生機勃發(fā),廣大群眾安居樂業(yè),一首鄉(xiāng)村振興新曲,正在英博斯坦村回蕩。
海報設計:王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