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遠的一家人③ | “小羊倌”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葡萄熟了/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張明先 木塔力甫
11月6日上午,記者一行從托克遜縣城出發(fā),前往克爾堿鎮(zhèn)通溝村采訪致富能手都遜別克·卡克依。湛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云,黑色的柏油馬路蜿蜒向前。
到達通溝村后,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整齊的新房。沿著平整的村道前行,一幅新農(nóng)村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通溝村位于天山腳下,海拔在1600米至2100米之間,距托克遜縣城110公里。這里居住著149戶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農(nóng)牧民,常住人口413人。以前,由于交通不便,這個地理位置偏僻的村莊閉塞而貧窮。如今,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通溝村走上了畜牧強村、旅游富民的發(fā)展道路,農(nóng)牧民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都遜別克·卡克依在施工現(xiàn)場指揮操作手平整場地。
在通溝村村委會西北20余公里處的一個工地上,記者見到了都遜別克。這個體型健壯的哈薩克族青年,正在給3名聘用的工程車駕駛員安排工作??粗约业墓こ誊囆锻晟笆线h去,都遜別克開心地說:“我在工地上負責回填、平地、運送砂石料、清理施工垃圾等活兒,現(xiàn)在工程比較多,每天忙都忙不過來,掙錢一年比一年多?!?/p>
都遜別克今年36歲,擁有8臺工程車輛,資產(chǎn)超過150萬元。誰也想不到,這個帶領村民創(chuàng)業(yè)增收的致富能手,10年前還是一個貧困的“小羊倌”。
都遜別克·卡克依準備駕駛自卸車往工地運送砂石料。
都遜別克出生于一個牧民家庭,初中畢業(yè)后,身無所長的他成了一名“小羊倌”。除了放牧自家的十幾只羊外,他還代牧其他村民的二三百只羊,每個月只有五六百元的收入。
2010年,都遜別克成家了。隨著孩子的出生,家里的收入開始入不敷出,為此他開始四處打工賺錢。2014年,都遜別克一家被村里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對此,都遜別克心里很難受,感覺丟了面子,在村民面前“抬不起頭”。
都遜別克·卡克依(右一)給3名聘用駕駛員安排工作。
思前想后,都遜別克決心改變這一切。當時,村里有個砂石料廠急需要運砂石料的車,都遜別克想去干,但卻苦于沒錢買車。村干部知道后,不僅上門給他宣講黨的惠民政策,還幫他申請了國家給貧困戶提供的無息貸款。
說干就干,都遜別克辦理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又從親友處借了1萬元,購買了一臺二手自卸車。放下羊鞭,都遜別克成了一名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運貨師傅。他早出晚歸、辛勤勞作,當年就還清了所有貸款。
2017年,都遜別克不僅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還攬到了某煤礦的施工垃圾清理、平地等活兒。創(chuàng)業(yè)勁頭更足的他再次貸款5萬元,購買了一臺自卸車讓弟弟開。
都遜別克·卡克依駕駛小轎車去縣城看望妻子和孩子。
買車賺錢、賺錢買車……就這樣,都遜別克成了當?shù)氐挠忻摹败嚴习濉保瑩碛?臺裝載機、3臺挖掘機、2輛自卸車和1輛運水車。他先后雇了8位村民當駕駛員,帶著他們共同增收致富。
這幾年,都遜別克的年收入達到了20萬元左右,不僅在縣城買了樓房,還添置了兩輛轎車,兩個孩子也在縣城上學,一家人過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
中午,忙完業(yè)務的都遜別克驅車回到位于縣城的新家。此時,他的妻子胡木杜孜·合斯達吾正在廚房里準備午餐。
都遜別克·卡克依在給兒子輔導功課。
“2021年,我們在縣城買了樓房,主要是想讓兩個孩子從小接受更好的教育。這里生活很舒適,離孩子們的學校也很近。”看著小區(qū)優(yōu)美的生活環(huán)境,胡木杜孜開心地說。
很快,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炒面端上了餐桌。此時,兩個孩子也放學回到了家里,看到爸爸回來開心極了。
“我特別喜歡我的學校,10分鐘就可以走到。我在學校里認識了很多朋友,學到了很多知識?!闭f起自己的校園生活,都遜別克的小兒子唐波力·都遜別克情緒高昂。三年的城市生活,讓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變得落落大方。
都遜別克·卡克依一家人合影。
家庭收入穩(wěn)定、生活條件優(yōu)越、子女享受優(yōu)質教育、看病就醫(yī)有城鄉(xiāng)居民醫(yī)保報銷……細數(shù)如今的幸福生活,胡木杜孜的臉上滿是笑容。她說:“剛結婚的時候,我們什么都沒有,是村里的貧困戶。現(xiàn)在,靠著黨的惠民好政策,我們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以后,我們會繼續(xù)努力,讓小日子一直紅紅火火。”
“是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一家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辈稍L中,都遜別克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要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小羊倌”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都遜別克不僅改變了家人的生活,還為村里的農(nóng)牧民樹立了榜樣。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nóng)牧民走上了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路,實現(xiàn)了增收致富夢。
都遜別克·卡克依夫妻倆給兒子輔導功課。
克爾堿鎮(zhèn)副鎮(zhèn)長,通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艾瓦力別克·衣比熱告訴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全市唯一的哈薩克族居住村,通溝村發(fā)生了令人驚喜的巨變。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該村走上了畜牧強村、旅游富民的發(fā)展道路,不僅成立了天山駿馬、松哈爾、通來等養(yǎng)殖合作社,還開辦了10家農(nóng)家樂。同時,當?shù)厥a(chǎn)的哈薩克族美食——風干肉、熏馬腸等特色產(chǎn)品,也搭乘上了電商快車,遠銷到了全國各地。
“和都遜別克家一樣,通溝村現(xiàn)在有不少村民都過上了山里山外兩套房的幸福生活?!卑吡e克說。
談及未來,都遜別克信心滿懷地說:“吐魯番的快速發(fā)展,為我們帶來了更多機遇。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在擴大業(yè)務的同時帶動更多人一起致富?!?/p>
海報設計:王婭慧